眼前一片白雪,
隨著陽光的移動,不停變化顏色,
但是這並不是最美的,
最美的則是那高聳入雲的山峰。
但這美麗的山峰,
你卻起了豪雲壯志,
想要挑戰它、攀爬它、征服它!
但這美麗的山峰卻不易親近,
每一步,可能都是危險殺機。
歡迎來到世界第二高峰,
來用桌遊挑戰它並且登上它吧!
今天要介紹的桌遊–K2
http://boardgamegeek.com/boardgame/73761/k2
話說這篇文章真的是一波三折,
一方面大發最近又是一段忙碌的時節(晚點會寫),
邊寫邊忙別的事情,
寫了一週,好不容易寫了九成ok的此篇文章,
因為搶著完成,所以用了不太適應的電腦撰稿,
一不小心就把所有的資料都毀了…
現在再來重新介紹一下吧…
今天要介紹的是世界第二高峰–喬戈里峰
(以下稱遊戲為K2,山名則續用喬戈里峰),
雖然沒有聖母峰如此享譽盛名,
但是身為標高超過8000公尺的高峰,
則是擁有著不同的稱呼–殺人峰。
這是因為,身為8000公尺以上的高峰,
喬戈里峰在1990年,居然有著高達40%的致死率,
而過了1990仍有將近20%的死亡率,
可見喬戈里峰的恐怖之處。
不過這或許是因為喬戈里峰位於印度洋氣流的範圍,
所以造成峰頂長年被濃霧壟罩,
不管怎樣,越難攀爬的山峰,
就能越激起登山者攻頂的慾望。
今天玩家要擔當的就是這些雄心壯志,
期盼能攻頂的登山者,
但是,除了喬戈里峰本身那恐怖的氣候、地形之外,
還有其他登山者蠢蠢欲動,
希望能奪取那攻頂的榮耀!
這就是本次要介紹的遊戲,K2!
現在就來看看遊戲吧!
遊戲封面配合主題性,
安排了兩位登山者,
在白雪皚皚的風景背後,
卻有一黃一紅的登山者,
嘗試登上高峰:
不得不說這樣的封面十分切合主題,
也令玩家一目了然知道遊戲的內容。
盒側則是遊戲的基本資訊,
還有K2的各式風景,
姑且不論攻頂之困難,
喬戈里峰的風景真的不勝枚舉阿~
除此之外,遊戲還能支持1~5人,
能支持1人就也是可以自娛拉!
最後看到封底,
封底以白色為基底,
將遊戲內容清楚帶了出來~。
不過相較前兩者,
就顯得普通許多。
接著來看到遊戲的說明書,
此次購買的版本是德英雙語版本:
當然大發依舊很手癢做了自己的中文版本,
其實規則上網路都有,
只是要注意目前出版的都是有規則加入的V.2版,
網路上的則是V.1,
是沒有什麼大出入,細節上更加詳細。
接下來看到主圖板,
圖片中高聳入天,令人讚嘆的喬戈里峰,
這從山下駐紮的營地,一直延伸到峰頂,
美術的精細程度令人再三驚嘆。
事實上此主圖板他是雙面,
若翻過來另一面則是冬天的喬戈里峰,
增添了登頂更多困難。
方才說到,喬戈里峰之所以難以攀登,
一部分的原因是天氣的急遽變化,
讓登山者倍感壓力,
不過在K2遊戲中,天氣是可以預測的:
一個圖片就表示一回的天氣,
除此之外天氣板塊一樣分為冬天、夏天,
自然哪個比較困難,就不用多提了~。
接下來就是可愛的人物token,
遊戲中玩家要控制兩個登山者,
因為分數是兩者合計,
所以就有不同的token:
據遊戲說明書,是一男一女,
只是小小的米寶,看不出來哪個男的哪個女的。
而在登山的過程中,休息是不可免的,
除了坐下喝喝水之外,玩家更能建立帳篷:
為了配合不同的人物,
所以遊戲也配合了不同的帳篷,
不過別擔心,同一位玩家的登山者,
是可以共用同顏色的帳篷。
在登山過程中,
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,
而這些困難可能會影響到玩家登山的規劃:
這就是風險指示物了,
至於要如何影響到玩家,就等後面的規則簡介,
再一併介紹。
介紹完大環境後,
我們來介紹玩家本身登山隊的部份,
方才提過,玩家是率領登山者攻頂的人,
而在這個致死率這麼高的團隊中,
自然要多多注意自己的登山者:
這兩個數字的部份,
其實就是登山者的氣候適應度,
氣候適應度白話一點,就是體力值!
畢竟高海拔、低溫、天氣的變化,
都會導致體力的下降,如果登山者的體力低到一個程度…
不要說攻頂失敗,
登山者還有死亡的危機!
所以玩家要一邊帶他們上山,
但是一邊又要顧及他們的體力安全,
真是煞費苦心阿。
最後,來介紹讓玩家攻頂的最終武器:
行動卡。
行動卡就是讓玩家指揮登山者用的卡牌,
主要有三種種類:
一是一般的移動卡:
移動卡會提供移動點數,
讓玩家進入不同的攀登點,
下一個則是繩索卡。
繩索卡則是利用繩索,
在不同的區域垂釣攀爬,
具有極高的機動性,
在遊戲中也把此點做出來,
可以看到點數有分攀登和垂降的不同。
最後,就是恢復體力用的
適應氣候卡。
攀登K2並不只有一昧的強登而已,
更多是需要適當的休息,
等待適宜的時機一舉向前,
所以這個適應氣候卡,
就是讓玩家恢復體力的。
還有一張家庭規則可以選擇使用的:
救援卡。
救援卡是可選擇的規則,
特別是那第一次遊玩的玩家,
簡單來說,就是讓玩家的登山者能夠起死回生,
算是種反悔的機制吧…。
(不過刺激感也隨之降低)
好,介紹到此,
可以大概瞭解遊戲的架構,
現在就來對規則稍做介紹,
讓玩家能更投入人與自然的戰鬥中:
K2!
K2大發前面有提到,
其實這是一個嘗試攻頂,
並且需要競爭的遊戲,
遊戲目標很簡單,往上爬就是了!
(不然怎麼叫登山遊戲)
不過只有限定18個回合,
所以在有限的回合、變遷的天氣中,
要如何快速登高,就成為玩家的挑戰了。
遊戲一共進行18個回合,
每個回合一共有5個階段,
雖然5個階段聽起來很多,不過大發大多簡化成3個階段解釋,
不過就先照著原本的規則說明吧。
第一階段:選擇手牌
一開始,玩家會拿到6張手牌,
然後從你手牌中拿3張,面朝下,
等大家都出好的時候,再一起揭開手牌。
第二階段:選擇風險指示物
接下來就是看誰使用最多的行動點數,
就優先選擇風險指示物。
那怎麼算行動點數呢,
很簡單,將行動卡的綠色數值加起來,
就是每位玩家的行動點數了。
以下圖為例:
如果是繩索卡的話,就以攀登的點數為主。
一樣以下圖做例子:
這些點數算出之後,
因為最優先行動,所以具有優先選擇風險指示物,
這風險指示物就是玩家在遊戲中會遭遇的困難,
至於怎麼解決困難,後面再詳細說明。
當然,選擇指示物時數值越少越好,
這就要看玩家運氣了,
因為風險指示物一直維持3個正面朝上,
所以拿走一個之後,再翻開一個摟!
所以有時候就是上家做球,抽出一個0的,
下家就會超級開心的!
順帶一提,如果有兩位玩家出一樣的行動點數時,
是不用拿取風險指示物的(有伴相陪比較安全?)
第三階段:行動階段
行動階段就是遊戲的重頭戲了,
首先,玩家可以運用手上剛剛出過的行動點數,
來進行登山行動。
這個回合要按照起始玩家的順序進行,
遊戲圖板上面有不同的登山點,
每次到達不同的登山點,都需花費不同的行動點數:
所以玩家就必須花費相對應的點數進去,
另外登山點可不是開趴大家一起來的地方,
所以每個登山點還會限制人數:
所以可以對其他玩家進行卡位,
除此之外,一組行動點數,只能使用在一個登山者身上,
所以玩家要好好思索如何運用才是。
除了進入登山點之外,
玩家還可以在登山點進行紮營,
讓玩家在此停留的時候,可以補充體力。
進行紮營的時候很簡單,
只要花費與進入此登山點一樣的行動點數,
就能紮營。
也就是說,如果到了一個登山點,又要紮營,
就必須花費此登山點兩倍的行動點數,
來達到這個效果。
紮營有個好處,就是玩家的登山者可以在此休息,
除了用紮營休息之外,
玩家還可以利用氣候適應卡牌來增強體力,
所以打出氣候適應卡,來對登山者的適應氣候程度進行調整。
再來,玩家每登上一個新的登山點,
就必須觀察自己的分數是否有調整,
別忘了,登的越高,分數就越高,
所以勇敢的向前攀登吧!
但是在攀登的過程中依舊要小心,
還記得剛剛拿到的風險指示物嗎?
他在行動階段就會對玩家的登山者產生影響,
如何影響呢?
很簡單,從打出的牌中,
無論是行動點數,或是恢復體力的適應氣候卡,
減去相對應的數字。
當然,玩家也可以選擇完全忽略,
但是這樣就會造成玩家操縱的登山者,
氣候適應度的降低喔(體力)。
最後,別忘記了天氣的情況,
有些天氣會影響玩家的移動狀況,
還好,天氣的情況可以準確預測,
甚至會部份影響某些特定的海拔地區,
所以,玩家要伺機而動阿~!
第四階段:確認氣候適應度
行動告一個段落,刺激恐怖的開始了,
玩家操縱的登山者,在奔波勞累之後,
在寒冷的高山峭壁上,是否能夠生存,就看這時了。
很簡單,只要參考登山者所在的位置:
以及氣候的影響:
看看玩家操縱的登山者體力,有沒有落到1的狀態,
就能知道這些登山者是否能活著。
如果死了…不但剛剛的分數沒辦法得到,
還會失去降到1的狀態,玩家不得不慎阿!
當然,因為我們也可以藉由適應氣候卡牌,
或是在有自己帳篷休憩的方法,
來一併恢復體力。
但是,這可是登山!而不是散步阿!
所以就算玩家把體力充滿了,
經過這個部份之後,超過6的登山者,
一律都降到6以下(太可怕了阿~)
如下圖示:
然後就會變成…
最後階段:回合結束
一回合的登山過程又結束了,
玩家終於可以喘口氣了。
這時候玩家還是要處理一些事情,
比如說把起始玩家交出去:
另外把天氣移到下一個位置,也可以順便紀錄回合
最後再進行抽牌,補滿6張手牌。
不過這遊戲比較特別的是,如果是把牌庫都用完的情況,
是先不補牌,等到手上的牌耗盡,
再一次抽6張…簡單來說,
會有一回合是無可挑選的狀態阿!
太刺激了~!
好了,規則簡單介紹到這邊,
其實規則不難,大發自己會更簡化成3個部份
一、出牌,選風險指示物
二、行動
三、調整登山者體力、回合輪替
簡單來說1、2階段合成一個,
4、5階段又算一個,
不過,還是看玩家覺得怎樣解釋比較清楚摟!
K2阿~
其實整個遊戲玩下來,
大發會覺得這是一個滿運氣的遊戲,
整體運氣部份有天氣,
個人運氣部份則是抽牌的情況,
因為玩家手上只能持有6張手牌,
每次出3張,等於一定要出一半的手牌,
讓手牌能自由運用的空位很少,
加上每次又要抽3張,
更添加了不確定性,無法進行長遠的規劃。
還有風險指示物的點數大小,
有時就是好運出牌與他人一樣,
或是上家給你一張0點的指示物,
這都在在影響到玩家的情況。
通常大發是會對運氣過高的遊戲,
感到比較無趣。
但是,K2這款遊戲卻不會如此,
主要的原因就是機制融入背景,
跟大自然搏鬥,當然沒辦法完全事事如意,
所以這就考驗玩家的臨場反應,
這就跟登山一樣阿!
不過雖然說遊戲運氣成份不少,
但是依舊有策略的地方,
比如說帳篷擺放的位置,
太低容易無法補充氣候適應度,
太高就會造成搭棚困難,
考驗玩家的判斷能力。
或是因為登山點容納人數有限,
所以要佔據哪個位置卡位,
都是可以斟酌的地方。
最後雖然K2遊戲機制上沒有特別亮眼之處,
但是卻是非常契合遊戲主題,
加上適時的運氣成份,
帶出了登山那種未知危險,
卻又欲罷不能的冒險氣息,
是款不錯的主題遊戲!
隨著陽光的移動,不停變化顏色,
但是這並不是最美的,
最美的則是那高聳入雲的山峰。
![]() |
從高空俯拍的壯麗美景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 |
但這美麗的山峰,
你卻起了豪雲壯志,
想要挑戰它、攀爬它、征服它!
但這美麗的山峰卻不易親近,
每一步,可能都是危險殺機。
![]() |
只要一有閃失…立刻就…!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 |
歡迎來到世界第二高峰,
來用桌遊挑戰它並且登上它吧!
今天要介紹的桌遊–K2
http://boardgamegeek.com/boardgame/73761/k2
![]() |
K2(BGG全桌遊排名267,主題桌遊排名70,家庭桌遊36) |
話說這篇文章真的是一波三折,
一方面大發最近又是一段忙碌的時節(晚點會寫),
邊寫邊忙別的事情,
寫了一週,好不容易寫了九成ok的此篇文章,
因為搶著完成,所以用了不太適應的電腦撰稿,
一不小心就把所有的資料都毀了…
現在再來重新介紹一下吧…
今天要介紹的是世界第二高峰–喬戈里峰
(以下稱遊戲為K2,山名則續用喬戈里峰),
雖然沒有聖母峰如此享譽盛名,
但是身為標高超過8000公尺的高峰,
則是擁有著不同的稱呼–殺人峰。
![]() |
美麗,卻蘊含著危機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 |
這是因為,身為8000公尺以上的高峰,
喬戈里峰在1990年,居然有著高達40%的致死率,
而過了1990仍有將近20%的死亡率,
可見喬戈里峰的恐怖之處。
不過這或許是因為喬戈里峰位於印度洋氣流的範圍,
所以造成峰頂長年被濃霧壟罩,
不管怎樣,越難攀爬的山峰,
就能越激起登山者攻頂的慾望。
![]() |
首個登頂的Achille Compagnoni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 |
今天玩家要擔當的就是這些雄心壯志,
期盼能攻頂的登山者,
但是,除了喬戈里峰本身那恐怖的氣候、地形之外,
還有其他登山者蠢蠢欲動,
希望能奪取那攻頂的榮耀!
這就是本次要介紹的遊戲,K2!
登山的遊戲–K2 |
現在就來看看遊戲吧!
[遊戲開箱]
遊戲封面配合主題性,
安排了兩位登山者,
在白雪皚皚的風景背後,
卻有一黃一紅的登山者,
嘗試登上高峰:
可以想像防風眼鏡後面瞇著眼睛,看著高峰的表情 |
不得不說這樣的封面十分切合主題,
也令玩家一目了然知道遊戲的內容。
盒側則是遊戲的基本資訊,
還有K2的各式風景,
姑且不論攻頂之困難,
喬戈里峰的風景真的不勝枚舉阿~
如同明信片的盒側 |
除此之外,遊戲還能支持1~5人,
能支持1人就也是可以自娛拉!
最後看到封底,
封底以白色為基底,
將遊戲內容清楚帶了出來~。
因為大發購買二手的,所以已經上膜了 |
不過相較前兩者,
就顯得普通許多。
接著來看到遊戲的說明書,
此次購買的版本是德英雙語版本:
但還有三本規則書(龜毛堅持發作!) |
當然大發依舊很手癢做了自己的中文版本,
其實規則上網路都有,
只是要注意目前出版的都是有規則加入的V.2版,
網路上的則是V.1,
是沒有什麼大出入,細節上更加詳細。
接下來看到主圖板,
圖片中高聳入天,令人讚嘆的喬戈里峰,
這從山下駐紮的營地,一直延伸到峰頂,
美術的精細程度令人再三驚嘆。
跟前面某張照片很像,可以去找找看 |
事實上此主圖板他是雙面,
若翻過來另一面則是冬天的喬戈里峰,
增添了登頂更多困難。
方才說到,喬戈里峰之所以難以攀登,
一部分的原因是天氣的急遽變化,
讓登山者倍感壓力,
不過在K2遊戲中,天氣是可以預測的:
完美預測天氣的板塊(太神準) |
一個圖片就表示一回的天氣,
除此之外天氣板塊一樣分為冬天、夏天,
自然哪個比較困難,就不用多提了~。
接下來就是可愛的人物token,
遊戲中玩家要控制兩個登山者,
因為分數是兩者合計,
所以就有不同的token:
看其他網誌好似對這個token有頗多意見,但大發看還好 |
據遊戲說明書,是一男一女,
只是小小的米寶,看不出來哪個男的哪個女的。
而在登山的過程中,休息是不可免的,
除了坐下喝喝水之外,玩家更能建立帳篷:
有配合登山者的帳篷,雖然一個登山者只能紮營一次,但是可以共用的(同色) |
為了配合不同的人物,
所以遊戲也配合了不同的帳篷,
不過別擔心,同一位玩家的登山者,
是可以共用同顏色的帳篷。
在登山過程中,
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,
而這些困難可能會影響到玩家登山的規劃:
代表攀登過程可怕的風險指示物 |
這就是風險指示物了,
至於要如何影響到玩家,就等後面的規則簡介,
再一併介紹。
介紹完大環境後,
我們來介紹玩家本身登山隊的部份,
方才提過,玩家是率領登山者攻頂的人,
而在這個致死率這麼高的團隊中,
自然要多多注意自己的登山者:
有著喬戈里峰各處美景的玩家板塊 |
這兩個數字的部份,
其實就是登山者的氣候適應度,
氣候適應度白話一點,就是體力值!
畢竟高海拔、低溫、天氣的變化,
都會導致體力的下降,如果登山者的體力低到一個程度…
不要說攻頂失敗,
登山者還有死亡的危機!
加上指示物就變成這樣 |
所以玩家要一邊帶他們上山,
但是一邊又要顧及他們的體力安全,
真是煞費苦心阿。
最後,來介紹讓玩家攻頂的最終武器:
行動卡。
配合顏色的行動卡(牌背),但是顏色有點小… |
行動卡就是讓玩家指揮登山者用的卡牌,
主要有三種種類:
一是一般的移動卡:
各種程度的移動卡 |
移動卡會提供移動點數,
讓玩家進入不同的攀登點,
下一個則是繩索卡。
上下數值不同 |
繩索卡則是利用繩索,
在不同的區域垂釣攀爬,
具有極高的機動性,
在遊戲中也把此點做出來,
可以看到點數有分攀登和垂降的不同。
最後,就是恢復體力用的
適應氣候卡。
休憩一下,補充體力 |
攀登K2並不只有一昧的強登而已,
更多是需要適當的休息,
等待適宜的時機一舉向前,
所以這個適應氣候卡,
就是讓玩家恢復體力的。
還有一張家庭規則可以選擇使用的:
救援卡。
等於死者蘇生的卡牌…不過見機使用 |
救援卡是可選擇的規則,
特別是那第一次遊玩的玩家,
簡單來說,就是讓玩家的登山者能夠起死回生,
算是種反悔的機制吧…。
(不過刺激感也隨之降低)
要步步危機才更加好玩阿! |
好,介紹到此,
可以大概瞭解遊戲的架構,
現在就來對規則稍做介紹,
讓玩家能更投入人與自然的戰鬥中:
K2!
[規則簡介]
K2大發前面有提到,
其實這是一個嘗試攻頂,
並且需要競爭的遊戲,
遊戲目標很簡單,往上爬就是了!
(不然怎麼叫登山遊戲)
越往高處,分數越高 |
不過只有限定18個回合,
所以在有限的回合、變遷的天氣中,
要如何快速登高,就成為玩家的挑戰了。
遊戲一共進行18個回合,
每個回合一共有5個階段,
雖然5個階段聽起來很多,不過大發大多簡化成3個階段解釋,
不過就先照著原本的規則說明吧。
向著目標前進吧! |
第一階段:選擇手牌
一開始,玩家會拿到6張手牌,
然後從你手牌中拿3張,面朝下,
等大家都出好的時候,再一起揭開手牌。
選好自己的手牌了嗎? |
第二階段:選擇風險指示物
接下來就是看誰使用最多的行動點數,
就優先選擇風險指示物。
那怎麼算行動點數呢,
很簡單,將行動卡的綠色數值加起來,
就是每位玩家的行動點數了。
以下圖為例:
這樣移動點數就等於3+2=5 |
如果是繩索卡的話,就以攀登的點數為主。
一樣以下圖做例子:
這樣的話就是2+2(向上)=4 |
這些點數算出之後,
因為最優先行動,所以具有優先選擇風險指示物,
這風險指示物就是玩家在遊戲中會遭遇的困難,
至於怎麼解決困難,後面再詳細說明。
當然,選擇指示物時數值越少越好,
這就要看玩家運氣了,
因為風險指示物一直維持3個正面朝上,
所以拿走一個之後,再翻開一個摟!
拿最小的點數就好! |
所以有時候就是上家做球,抽出一個0的,
下家就會超級開心的!
順帶一提,如果有兩位玩家出一樣的行動點數時,
是不用拿取風險指示物的(有伴相陪比較安全?)
第三階段:行動階段
行動階段就是遊戲的重頭戲了,
首先,玩家可以運用手上剛剛出過的行動點數,
來進行登山行動。
這個回合要按照起始玩家的順序進行,
遊戲圖板上面有不同的登山點,
每次到達不同的登山點,都需花費不同的行動點數:
登入此處,需要花費3點移動點數 |
所以玩家就必須花費相對應的點數進去,
另外登山點可不是開趴大家一起來的地方,
所以每個登山點還會限制人數:
紅色是5個人特別增加的 |
所以可以對其他玩家進行卡位,
除此之外,一組行動點數,只能使用在一個登山者身上,
所以玩家要好好思索如何運用才是。
除了進入登山點之外,
玩家還可以在登山點進行紮營,
讓玩家在此停留的時候,可以補充體力。
進行紮營的時候很簡單,
只要花費與進入此登山點一樣的行動點數,
就能紮營。
所以此處要花費2點移動點數來進行紮營 |
也就是說,如果到了一個登山點,又要紮營,
就必須花費此登山點兩倍的行動點數,
來達到這個效果。
紮營有個好處,就是玩家的登山者可以在此休息,
除了用紮營休息之外,
玩家還可以利用氣候適應卡牌來增強體力,
所以打出氣候適應卡,來對登山者的適應氣候程度進行調整。
跟移動卡一樣,點數可不是自由分配的,一張只能給一人喔! |
再來,玩家每登上一個新的登山點,
就必須觀察自己的分數是否有調整,
別忘了,登的越高,分數就越高,
所以勇敢的向前攀登吧!
移動分數上面的登山者吧! |
但是在攀登的過程中依舊要小心,
還記得剛剛拿到的風險指示物嗎?
他在行動階段就會對玩家的登山者產生影響,
如何影響呢?
很簡單,從打出的牌中,
無論是行動點數,或是恢復體力的適應氣候卡,
減去相對應的數字。
要從哪裡中扣除這兩點呢(可自由搭配組合)? |
當然,玩家也可以選擇完全忽略,
但是這樣就會造成玩家操縱的登山者,
氣候適應度的降低喔(體力)。
其實越靠近山頂,越容易耗損體力 |
最後,別忘記了天氣的情況,
有些天氣會影響玩家的移動狀況,
還好,天氣的情況可以準確預測,
甚至會部份影響某些特定的海拔地區,
所以,玩家要伺機而動阿~!
第四階段:確認氣候適應度
行動告一個段落,刺激恐怖的開始了,
玩家操縱的登山者,在奔波勞累之後,
在寒冷的高山峭壁上,是否能夠生存,就看這時了。
很簡單,只要參考登山者所在的位置:
比如所這三個地點,都會耗費1點體力(紅色數值) |
以及氣候的影響:
隨意看天氣預告是很重要的 |
看看玩家操縱的登山者體力,有沒有落到1的狀態,
就能知道這些登山者是否能活著。
如果死了…不但剛剛的分數沒辦法得到,
還會失去降到1的狀態,玩家不得不慎阿!
當然,因為我們也可以藉由適應氣候卡牌,
或是在有自己帳篷休憩的方法,
來一併恢復體力。
可以補充體力的帳篷 |
但是,這可是登山!而不是散步阿!
所以就算玩家把體力充滿了,
經過這個部份之後,超過6的登山者,
一律都降到6以下(太可怕了阿~)
如下圖示:
耶!我超有體力我超強! |
然後就會變成…
咦咦,又變成6了! |
最後階段:回合結束
一回合的登山過程又結束了,
玩家終於可以喘口氣了。
這時候玩家還是要處理一些事情,
比如說把起始玩家交出去:
前面開箱忘記介紹的起始玩家token |
另外把天氣移到下一個位置,也可以順便紀錄回合
接下來天氣似乎要變壞了… |
最後再進行抽牌,補滿6張手牌。
補牌! |
不過這遊戲比較特別的是,如果是把牌庫都用完的情況,
是先不補牌,等到手上的牌耗盡,
再一次抽6張…簡單來說,
會有一回合是無可挑選的狀態阿!
太刺激了~!
什麼!只能出這三張了! |
好了,規則簡單介紹到這邊,
其實規則不難,大發自己會更簡化成3個部份
一、出牌,選風險指示物
二、行動
三、調整登山者體力、回合輪替
簡單來說1、2階段合成一個,
4、5階段又算一個,
不過,還是看玩家覺得怎樣解釋比較清楚摟!
[遊戲感想]
K2阿~
其實整個遊戲玩下來,
大發會覺得這是一個滿運氣的遊戲,
整體運氣部份有天氣,
個人運氣部份則是抽牌的情況,
因為玩家手上只能持有6張手牌,
每次出3張,等於一定要出一半的手牌,
讓手牌能自由運用的空位很少,
加上每次又要抽3張,
更添加了不確定性,無法進行長遠的規劃。
雖然運氣運氣,但是管理手牌仍是遊戲的要點 |
還有風險指示物的點數大小,
有時就是好運出牌與他人一樣,
或是上家給你一張0點的指示物,
這都在在影響到玩家的情況。
通常大發是會對運氣過高的遊戲,
感到比較無趣。
但是,K2這款遊戲卻不會如此,
主要的原因就是機制融入背景,
跟大自然搏鬥,當然沒辦法完全事事如意,
所以這就考驗玩家的臨場反應,
這就跟登山一樣阿!
究竟誰能登上高峰呢? |
不過雖然說遊戲運氣成份不少,
但是依舊有策略的地方,
比如說帳篷擺放的位置,
太低容易無法補充氣候適應度,
太高就會造成搭棚困難,
考驗玩家的判斷能力。
或是因為登山點容納人數有限,
所以要佔據哪個位置卡位,
都是可以斟酌的地方。
越到高峰就要斟酌卡位的位置 |
最後雖然K2遊戲機制上沒有特別亮眼之處,
但是卻是非常契合遊戲主題,
加上適時的運氣成份,
帶出了登山那種未知危險,
卻又欲罷不能的冒險氣息,
是款不錯的主題遊戲!
來!一起爬山吧! |
留言
張貼留言
留下你對「大發藏樂閣」網誌,或是此篇文章的建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