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陣光亮之後,
眼前展開的不再是習慣的家鄉,
而是戰場。
你被召喚師用魔力召喚出,
為的不是其他事,就是以己身為召喚師而戰,而活,而死!
嘶吼,叫囂,搏鬥,殺戮,血腥正在此塊地盤展開,
依著牆,整好軍勢,看著眼前的敵人,
不是你死,就是他亡。
死亡並不足以為懼,但若死在敵方手中,
換來的不是光榮,而是更多的敵人被召喚而出,
這就是召喚師間的殘酷戰場,
舉起你的武器吧!
隨著召喚師的呼喊,奮勇向前吧!
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場用種族互相拼鬥,
考驗玩家手牌運用能力,差遣自己的種族,
與敵手一拼高下的遊戲!
Summoner Wars召喚師戰爭
http://boardgamegeek.com/boardgame/93260/summoner-wars-master-set
PTT短評:http://www.ptt.cc/bbs/BoardGame/M.1386746250.A.F09.html
最近大發想向香港戰棋會訂購些東西,
可惜無奈香港運費頗高,所賺到的折扣幾乎都賠在運費裡頭,
但是戰棋會提供了一個免運費方案:
中文遊戲滿HK888(約台幣3400)即可送台灣免運費,
就臨機想到,其實自己一直想要入手一款Customizable(構組式,或稱個人化)的遊戲,
那什麼是構組式的遊戲呢?
簡單來說,就是玩家可以依照風格、個性,或是慣用的遊戲手段,來組合卡牌,
並且可以依照自己想要的想法,來補強弱點,增強手段來達到克敵制勝的效果。
在台灣最有名的構組式遊戲,就是「遊戲王」了吧?
那大發也想玩玩看這種類行的桌遊,之前就有在考慮包括:
「安卓世紀–矩陣潛襲」
或是兼具對戰和微縮模型的
「星際大戰–X翼戰機」
都是大發曾經想過清單之一,
但是想想如果只是購入此款桌遊,卻沒有人陪打,那不是太無聊了嗎?
而且構組式遊戲就要培養出旗鼓相當的對手,才是有趣之處!
所以臨機一動,就動到戰棋會推出的:召喚師戰爭身上了。
而團友們也十分配合,幾乎人手兩包種族,一下就讓大發湊到了免運優惠,
戰棋會也十分快速,三天後大發就收到此款遊戲了。
那麼,召喚師到底有什麼特色呢?就讓大發一一介紹吧!
香港戰棋會的販賣方式十分的特別,
通常構組式桌遊會推出一組核心包,
核心包通常包括:遊戲的起始架構(說明書、版圖…等),
還有讓玩家方便進行遊戲的牌組。
事實上,召喚師戰爭在國外推出的時候,
也是利用這樣的方式。
但是戰棋會卻大膽地將這兩樣元素分開:
分成了起始套裝,然後遊戲的各個種族是以獨立個體販賣。
而且起始套裝給的版圖,還是只給一半而已!
(換言之想要雙人一起玩,就需要兩組核心包!)
這樣的舉動,讓當時的玩家一陣嘩然,
不過以大發的角度來說,卻覺得這樣的賭法賭對了,
原因我稍後再說明。
首先先看到起始套裝的部份,
一開始映入眼簾的是公會矮人,和洞穴哥布林的對戰圖,
看著從上仰望,騎著強力的怪物:吞食者,睥睨著地面,
而地上的矮人則是高舉手中的戰斧,昂然無懼地向前邁進,
整體十分有張力。
而版圖…沒錯,如前頭所說,就只有半張:
需要兩張合起來才會組成一個完整的地圖。
雖然將版面切成了兩半,精緻度卻不錯,
版圖上的圖案雖然只有裝飾用途,但是觸感不差,
版圖方格則用凹折的效果,讓玩家更有運兵帷幄的臨場感,
加上各個區域的標示都相當清楚,
作為一個戰場使用,我想此版圖是恰如其分。
不過唯一缺點就是比較難收(因為沒有對應的盒子阿…)
除了板塊之外,召喚師的起始套裝還有規則書:
規則書寫得滿清楚的,淺顯易懂的介紹遊戲的流程,
遊戲中所使用的字彙,還有一些組牌、背景的交代,
內容不多,裡頭解說用了許多圖示,讓玩家容易理解。
不過,大部分關於召喚師的問題,
通常不是從遊戲流程上出來的,
通常是由「部隊」有一些運用上的問題,
但是玩家在進行召喚師戰爭時,
一定要把說明書上的「字彙解釋」讀清楚,
比如說卡牌上寫得「摧毀」和「棄掉」,
代表的是不同意思,對於玩家遊玩時的影響非常之大,
甚至會左右戰局喔!
小小補充:
摧毀:放置到魔力池區,成為魔力。
棄掉:棄到棄牌堆,此卡牌跟本回合遊戲無關了。
最後,也是起始套裝中的最後一項物品:傷害標記
傷害標記能標示目前玩家的部隊,受了多少的傷害。
因為大發忘記拍近照了…就湊合湊合看個圖片吧,
傷害標記有兩面,一面沒有任何標示,作為扣一滴血,
而另外一面則是標示3,表示扣三滴血,
換言之,當玩家被攻擊幾滴血時,就放上相對應的傷害標記。
起始套裝給了玩家20枚傷害標記,
不過事實上不會用到這麼多,
遊戲中的部隊大部份是1~2滴血,
兩人對戰時,幾乎只要用其中一人的就可以了。
起始套裝雖然有傷害標記、版圖、說明書,
而且各個品質都不差,
不過卻沒附上骰子…
召喚師戰爭中對戰時需要用到骰子判定,
雖然用一般使用的六面骰即可,但是這樣還要出門去小7買骰子阿…。
好,召喚師戰爭上的所有環境我們都介紹完了,
現在,來介紹一下在戰場上奔馳的各個種族,以及內容物吧!
召喚師戰爭目前已經推出了16個派系牌(國外):
而已經中文化的也有12個派系(本月還要推出2個新種族)
簡單計算一下,不同種族間的對戰有66種,可說是變化多端。
雖然各個種族間彼此有所不同,但是組成的類型是相似的,
可分為:召喚師、捍衛者、普通部隊、事件卡(含牆壁卡)這幾大種,
大發就用其中一種種族:洞穴哥布林,來做個介紹吧~!
遊戲獲勝的方式,就是殲滅對手的召喚師,
所以召喚師在遊戲中,就像是軍棋中的「帥」和「將」。
召喚師通常有滿厲害的特殊能力,
不低的血量和高攻擊力。
像哥布林的召喚師,他的特殊能力,
就是可以跟己軍的哥布林,做調換位置的能力。
這個能力固然強力,可以將在前線上受傷很重的哥布林召回,
但是又有誰敢把自己的召喚師,貿然的放入前線之中呢?
也有人翻譯成「精英部隊」,
這樣一聽,就知道是比較強力的部隊,
高血量,高攻擊,或是能力特殊,構成了不同的捍衛者:
就算是同一種族(洞穴哥布林)的捍衛者,
也有不同的能力和特質,
但他們的共通點就是,
通常一上場就能左右戰局、叱吒風雲。
但是,在遊戲中每一隻部隊想要到戰場上來,
都需要耗費魔力召喚,
這也是召喚師戰爭好玩的地方,
召喚師中的魔力,是用卡牌所組成的,
換言之,你每一回合所抽的卡牌,都能成為接下來回合的魔力,
除了用手中的卡牌換成魔力之外,在打倒部隊時,
這些死亡的部隊通常也會成為玩家魔力來源。
統整一下以上所說,
所以玩家的魔力來源:
1. 丟自己手牌
2. 打倒部隊
那麼,究竟要丟掉哪些自己的手牌,成為魔力呢?
這就變成每位召喚師玩家,不斷糾結的取捨了!
那麼,在召喚出捍衛者之前,不就有一堆空檔了嗎?
其實不然!
遊戲之中還有所謂的「普通部隊」:
這些普通部隊雖然戰力、血量上,
沒有捍衛者來的出色,
可是卻是玩家推進自己戰線,守護自己召喚師的重要角色,
每個角色一樣有不同的功能,
還有不同的特殊能力。
其實召喚師之中,
沒有任何無用的軍隊,只有不會用的召喚師!
不管是召喚師、捍衛者、普通部隊,都有其特色和重要性,
要如何制敵得勝?
就要看玩家智慧了!
事件卡不是部隊,無法上場打擊敵軍,
但是依舊有著控制全場的能力,
因為每張事件卡,都有著不同的事件,
有些能讓你瞬間抽取對方的牌來獲取魔力,
有些則是能直接讓對方部隊受傷,
提高隊伍戰力…等,各式各樣的事件,
配合上己方部隊,有著片刻逆轉的能力!
如果說召喚師戰爭要發揮每個部隊的「能力」,
那事件卡就是考驗著玩家如何選擇出牌的「時機」,
如何讓效果能最大化,又是遊戲中令人糾結的時刻阿~。
另外事件卡中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卡牌–牆壁卡
牆壁卡在遊戲中非常的重要,他如同部隊卡一樣,
有著血量,會影響部隊的進行,也可以被攻擊,
但最特殊的是:牆壁卡就是遊戲中,部隊的「召喚點」。
換句話說,只要遊戲中召喚師要叫出各個部隊,
都必須有牆的輔助,部隊會從牆的「上、下、左、右」出現,
所以牆壁等於是遊戲中的「要塞」,
兼具著防禦和產兵的功能,也是玩家攻掠的重要目標!
最後,規則的部份…
召喚師的規則其實不難,
有六個階段:抽牌、召喚、打出事件卡、移動、攻擊、建立魔法,
乍聽之下,有些繁瑣複雜:
但事實上打過一輪之後就能大致記起來,
召喚師戰爭複雜的地方不是規則,而是各個派系部隊的運用方法,
這就有靠玩家鑽研一下摟。
其實召喚師是很有趣的遊戲,
大概遊戲能分為兩個階段:
管理手牌、調動兵力。
在第一個階段,玩家必須取捨自己的手牌,
一方面觀察戰場上的局勢,投入最適合的部隊
另一方面,捨棄掉一些對戰場無用的牌,來讓魔力保持一定的充裕,
換言之,就不斷地考驗著玩家控牌的能力、戰場的分析能力…,
更不用提如果順利收集到某些牌,
一連串的連續技殺的對手措手不及,那種爽快感阿!
而在第二個階段,玩家就必須考慮佈局、走位、敵方動向…等,
哪些牌要先去卡住對方的牆壁,以防對方召喚,
還是要堅守戰線,以免對方挺進,
更或者是要單刀直入,直取對方玩家的召喚師,
都是玩家必須不斷思索分析的,
唯有兩者兼顧的玩家,才是最強的「召喚師」。
而召喚師的規則簡單,新手玩家也上手容易,
也沒有太複雜的對戰計算,全都交給骰子處理即可(看天命?),
雖然規則簡單,但因為玩家的手牌需要魔力才能召喚到戰場上,
而魔力的來源,一部分就是手牌(另外還有打倒部隊),
讓遊戲增加了許多糾結感,到底要把兵種送入魔力嗎?
還是要等下回合再蒐集呢?
都考驗著玩家的取捨判斷能力!
唯一的就是對派系的熟悉度,
派系特色分明,各有不同的能力和使用方法,
但這個部份又比其他的構組式簡單許多,
畢竟其他的構組式更加複雜,要考慮的情況更多,
而今天若知道對方所用的派系,大概就能思索因應措施。
召喚師的遺憾之處反而大發覺得是構組式桌遊的共通處:
人數較少:本來就是對決取向,而且召喚師可以支持4人對決;
隨機感:召喚師使用擲骰判定,但是只要擲出3以上即可傷害對手,
換言之有66.7%的機率會中,算是穩定輸出,
反而抽牌比較吃策略(畢竟滿手事件卡是誰也不想見到的窘境)…
但相反地,在簡單的過程中,召喚師是否變化度較少?
這個大發就無法做評論了,畢竟這是我第一款的構組式遊戲,
根本還沒尚未運用到組牌的層面,
因為起始組合已經讓大發打得天翻地覆,大呼過癮了!
不過另一方面,遊戲為了簡單判定,
所以使用了骰子作為攻擊依據,
是否會讓某些玩家因為骰運問題,而覺得有所遺憾呢?
而戰棋會運用了召喚師戰爭的特色,容易上手,
加上壓低價格(繁中價格約是國外價格的六折),
讓初接觸此類型的玩家能有更願意嘗試的心態(像大發和團友),
畢竟一個起始組合,加上兩個派系套牌,不到六百元,
在可能坑開不完的構組式桌遊中,已經是佛心來的了~
(畢竟這個價錢可能只是別系列的小擴充…,更不用說可能只是桌遊的小遊戲了…)
當然,如果要這樣玩,自組召喚師團也是很重要的,每個人兩組,
以目前繁中化的派系來算,剛好六位玩家就可以了!還可以自己玩季賽呢!
最後來輕鬆一下,聊一下美術,
我覺得召喚師戰爭的美術滿特別的,
特別是各樣的怪物,幾乎都滿醜的(抱歉,想不到別的詞),
但是這個醜呢…則是越看越有味道,越看越有個性。
不過比較有趣的就是,因為普遍都滿醜的,
所以原本在大家印象中是帥氣類型的種族,
比如說鳳凰精靈!
也是醜的另類阿阿阿…!
好啦,不聊美工了,
如果玩家有團,想要嘗試一下構組式桌遊,
還有兩人對戰廝殺的痛快感,
抑或是施展各種派系不同的特點,
研究出各個種族的戰術,
更可能只是想要帥氣的大喊「出牌!」
召喚師戰爭,絕對是一款便宜,容易上手的好遊戲!
推薦!
眼前展開的不再是習慣的家鄉,
而是戰場。
你被召喚師用魔力召喚出,
為的不是其他事,就是以己身為召喚師而戰,而活,而死!
嘶吼,叫囂,搏鬥,殺戮,血腥正在此塊地盤展開,
依著牆,整好軍勢,看著眼前的敵人,
不是你死,就是他亡。
死亡並不足以為懼,但若死在敵方手中,
換來的不是光榮,而是更多的敵人被召喚而出,
這就是召喚師間的殘酷戰場,
舉起你的武器吧!
隨著召喚師的呼喊,奮勇向前吧!
![]() |
最起初的召喚師–雷特.塔盧斯 |
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場用種族互相拼鬥,
考驗玩家手牌運用能力,差遣自己的種族,
與敵手一拼高下的遊戲!
Summoner Wars召喚師戰爭
http://boardgamegeek.com/boardgame/93260/summoner-wars-master-set
![]() |
Summoner Wars召喚師戰爭(BGG總排名39,構組式遊戲排名4,策略遊戲排名32) |
PTT短評:http://www.ptt.cc/bbs/BoardGame/M.1386746250.A.F09.html
最近大發想向香港戰棋會訂購些東西,
可惜無奈香港運費頗高,所賺到的折扣幾乎都賠在運費裡頭,
但是戰棋會提供了一個免運費方案:
中文遊戲滿HK888(約台幣3400)即可送台灣免運費,
就臨機想到,其實自己一直想要入手一款Customizable(構組式,或稱個人化)的遊戲,
那什麼是構組式的遊戲呢?
簡單來說,就是玩家可以依照風格、個性,或是慣用的遊戲手段,來組合卡牌,
並且可以依照自己想要的想法,來補強弱點,增強手段來達到克敵制勝的效果。
在台灣最有名的構組式遊戲,就是「遊戲王」了吧?
![]() |
童年的回憶,抽牌界的王…! |
那大發也想玩玩看這種類行的桌遊,之前就有在考慮包括:
「安卓世紀–矩陣潛襲」
![]() |
安卓世紀–矩陣潛襲 |
或是兼具對戰和微縮模型的
「星際大戰–X翼戰機」
![]() |
星際大戰–X翼戰機 |
都是大發曾經想過清單之一,
但是想想如果只是購入此款桌遊,卻沒有人陪打,那不是太無聊了嗎?
而且構組式遊戲就要培養出旗鼓相當的對手,才是有趣之處!
所以臨機一動,就動到戰棋會推出的:召喚師戰爭身上了。
而團友們也十分配合,幾乎人手兩包種族,一下就讓大發湊到了免運優惠,
戰棋會也十分快速,三天後大發就收到此款遊戲了。
那麼,召喚師到底有什麼特色呢?就讓大發一一介紹吧!
![]() |
開心地收到戰棋會的大箱子阿~ |
[桌遊開箱–起始套裝]
首先,要先說到,香港戰棋會的販賣方式十分的特別,
通常構組式桌遊會推出一組核心包,
核心包通常包括:遊戲的起始架構(說明書、版圖…等),
還有讓玩家方便進行遊戲的牌組。
事實上,召喚師戰爭在國外推出的時候,
也是利用這樣的方式。
![]() |
召喚師大集合(資料來自BGG) |
但是戰棋會卻大膽地將這兩樣元素分開:
分成了起始套裝,然後遊戲的各個種族是以獨立個體販賣。
而且起始套裝給的版圖,還是只給一半而已!
(換言之想要雙人一起玩,就需要兩組核心包!)
![]() |
起始套裝和一堆的派系套牌 |
這樣的舉動,讓當時的玩家一陣嘩然,
不過以大發的角度來說,卻覺得這樣的賭法賭對了,
原因我稍後再說明。
首先先看到起始套裝的部份,
一開始映入眼簾的是公會矮人,和洞穴哥布林的對戰圖,
看著從上仰望,騎著強力的怪物:吞食者,睥睨著地面,
而地上的矮人則是高舉手中的戰斧,昂然無懼地向前邁進,
整體十分有張力。
![]() |
召喚師戰爭!(矮人…你確定不會只是打到膝蓋而已嗎?) |
而版圖…沒錯,如前頭所說,就只有半張:
![]() |
半張的地圖 |
需要兩張合起來才會組成一個完整的地圖。
![]() |
合起來所佔位置頗大 |
雖然將版面切成了兩半,精緻度卻不錯,
版圖上的圖案雖然只有裝飾用途,但是觸感不差,
版圖方格則用凹折的效果,讓玩家更有運兵帷幄的臨場感,
加上各個區域的標示都相當清楚,
作為一個戰場使用,我想此版圖是恰如其分。
不過唯一缺點就是比較難收(因為沒有對應的盒子阿…)
![]() |
看起來很策略的標記,讓玩家有如軍師般的調動大軍! |
除了板塊之外,召喚師的起始套裝還有規則書:
![]() |
規則書 |
規則書寫得滿清楚的,淺顯易懂的介紹遊戲的流程,
遊戲中所使用的字彙,還有一些組牌、背景的交代,
內容不多,裡頭解說用了許多圖示,讓玩家容易理解。
不過,大部分關於召喚師的問題,
通常不是從遊戲流程上出來的,
通常是由「部隊」有一些運用上的問題,
但是玩家在進行召喚師戰爭時,
一定要把說明書上的「字彙解釋」讀清楚,
比如說卡牌上寫得「摧毀」和「棄掉」,
代表的是不同意思,對於玩家遊玩時的影響非常之大,
甚至會左右戰局喔!
小小補充:
摧毀:放置到魔力池區,成為魔力。
棄掉:棄到棄牌堆,此卡牌跟本回合遊戲無關了。
最後,也是起始套裝中的最後一項物品:傷害標記
![]() |
圖中的紅色token |
傷害標記能標示目前玩家的部隊,受了多少的傷害。
因為大發忘記拍近照了…就湊合湊合看個圖片吧,
傷害標記有兩面,一面沒有任何標示,作為扣一滴血,
而另外一面則是標示3,表示扣三滴血,
換言之,當玩家被攻擊幾滴血時,就放上相對應的傷害標記。
![]() |
實際遊戲中,傷痕累累的戰局 |
起始套裝給了玩家20枚傷害標記,
不過事實上不會用到這麼多,
遊戲中的部隊大部份是1~2滴血,
兩人對戰時,幾乎只要用其中一人的就可以了。
起始套裝雖然有傷害標記、版圖、說明書,
而且各個品質都不差,
不過卻沒附上骰子…
召喚師戰爭中對戰時需要用到骰子判定,
雖然用一般使用的六面骰即可,但是這樣還要出門去小7買骰子阿…。
![]() |
找到適合的收納,約A3的資料夾 |
好,召喚師戰爭上的所有環境我們都介紹完了,
現在,來介紹一下在戰場上奔馳的各個種族,以及內容物吧!
[桌遊開箱–派系套牌]
召喚師戰爭目前已經推出了16個派系牌(國外):
![]() |
資料來源:香港戰棋會 |
而已經中文化的也有12個派系(本月還要推出2個新種族)
簡單計算一下,不同種族間的對戰有66種,可說是變化多端。
![]() |
截至目前為止,已經推出的派系套牌 |
雖然各個種族間彼此有所不同,但是組成的類型是相似的,
可分為:召喚師、捍衛者、普通部隊、事件卡(含牆壁卡)這幾大種,
大發就用其中一種種族:洞穴哥布林,來做個介紹吧~!
![]() |
放在抽牌區的哥布林牌庫,大軍正蓄勢待發! |
一、召喚師
召喚師顧名思義,就是整個召喚師之戰的核心,遊戲獲勝的方式,就是殲滅對手的召喚師,
所以召喚師在遊戲中,就像是軍棋中的「帥」和「將」。
![]() |
某一次的戰局,召喚師間的直接對決!(打到最後一兵一卒了阿…) |
召喚師通常有滿厲害的特殊能力,
不低的血量和高攻擊力。
像哥布林的召喚師,他的特殊能力,
就是可以跟己軍的哥布林,做調換位置的能力。
這個能力固然強力,可以將在前線上受傷很重的哥布林召回,
但是又有誰敢把自己的召喚師,貿然的放入前線之中呢?
![]() |
哥布林的召喚師,以及哥布林的種族標誌 |
二、捍衛者
捍衛者大發比較習慣稱為「英雄」,也有人翻譯成「精英部隊」,
這樣一聽,就知道是比較強力的部隊,
高血量,高攻擊,或是能力特殊,構成了不同的捍衛者:
![]() |
哥布林的捍衛者 |
就算是同一種族(洞穴哥布林)的捍衛者,
也有不同的能力和特質,
但他們的共通點就是,
通常一上場就能左右戰局、叱吒風雲。
![]() |
實際遊戲中,冰原獸人和墮落王國的捍衛者對決! |
但是,在遊戲中每一隻部隊想要到戰場上來,
都需要耗費魔力召喚,
這也是召喚師戰爭好玩的地方,
召喚師中的魔力,是用卡牌所組成的,
換言之,你每一回合所抽的卡牌,都能成為接下來回合的魔力,
除了用手中的卡牌換成魔力之外,在打倒部隊時,
這些死亡的部隊通常也會成為玩家魔力來源。
統整一下以上所說,
所以玩家的魔力來源:
1. 丟自己手牌
2. 打倒部隊
![]() |
每到用時均不夠的魔法牌… |
那麼,究竟要丟掉哪些自己的手牌,成為魔力呢?
這就變成每位召喚師玩家,不斷糾結的取捨了!
三、普通部隊
既然前頭說到,召喚出捍衛者需要耗費許多的魔力,那麼,在召喚出捍衛者之前,不就有一堆空檔了嗎?
其實不然!
遊戲之中還有所謂的「普通部隊」:
![]() |
洞穴哥布林的普通部隊 |
這些普通部隊雖然戰力、血量上,
沒有捍衛者來的出色,
可是卻是玩家推進自己戰線,守護自己召喚師的重要角色,
每個角色一樣有不同的功能,
還有不同的特殊能力。
其實召喚師之中,
沒有任何無用的軍隊,只有不會用的召喚師!
不管是召喚師、捍衛者、普通部隊,都有其特色和重要性,
要如何制敵得勝?
就要看玩家智慧了!
![]() |
遊戲一開始的佈局,從佈局開始,就必須思考各樣策略了…! |
四、事件卡(牆壁卡)
最後,介紹事件卡,事件卡不是部隊,無法上場打擊敵軍,
但是依舊有著控制全場的能力,
因為每張事件卡,都有著不同的事件,
有些能讓你瞬間抽取對方的牌來獲取魔力,
有些則是能直接讓對方部隊受傷,
提高隊伍戰力…等,各式各樣的事件,
配合上己方部隊,有著片刻逆轉的能力!
![]() |
玩家手上會有張事件卡的列表,提醒玩家自己還有什麼手段 |
如果說召喚師戰爭要發揮每個部隊的「能力」,
那事件卡就是考驗著玩家如何選擇出牌的「時機」,
如何讓效果能最大化,又是遊戲中令人糾結的時刻阿~。
![]() |
遊戲中事件卡使用完畢,就必須到棄牌區,而不會成為魔力。 |
另外事件卡中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卡牌–牆壁卡
牆壁卡在遊戲中非常的重要,他如同部隊卡一樣,
有著血量,會影響部隊的進行,也可以被攻擊,
但最特殊的是:牆壁卡就是遊戲中,部隊的「召喚點」。
換句話說,只要遊戲中召喚師要叫出各個部隊,
都必須有牆的輔助,部隊會從牆的「上、下、左、右」出現,
所以牆壁等於是遊戲中的「要塞」,
兼具著防禦和產兵的功能,也是玩家攻掠的重要目標!
![]() |
事件卡(還有牆壁卡) |
最後,規則的部份…
召喚師的規則其實不難,
有六個階段:抽牌、召喚、打出事件卡、移動、攻擊、建立魔法,
乍聽之下,有些繁瑣複雜:
![]() |
出處:戰棋會 |
但事實上打過一輪之後就能大致記起來,
召喚師戰爭複雜的地方不是規則,而是各個派系部隊的運用方法,
這就有靠玩家鑽研一下摟。
公會矮人vs鳳凰精靈 |
[感想]
其實召喚師是很有趣的遊戲,
大概遊戲能分為兩個階段:
管理手牌、調動兵力。
![]() |
用兵帷幄,都在玩家手中! |
在第一個階段,玩家必須取捨自己的手牌,
一方面觀察戰場上的局勢,投入最適合的部隊
另一方面,捨棄掉一些對戰場無用的牌,來讓魔力保持一定的充裕,
換言之,就不斷地考驗著玩家控牌的能力、戰場的分析能力…,
更不用提如果順利收集到某些牌,
一連串的連續技殺的對手措手不及,那種爽快感阿!
而在第二個階段,玩家就必須考慮佈局、走位、敵方動向…等,
哪些牌要先去卡住對方的牆壁,以防對方召喚,
還是要堅守戰線,以免對方挺進,
更或者是要單刀直入,直取對方玩家的召喚師,
都是玩家必須不斷思索分析的,
唯有兩者兼顧的玩家,才是最強的「召喚師」。
要如何突破玩家的防線呢…? |
而召喚師的規則簡單,新手玩家也上手容易,
也沒有太複雜的對戰計算,全都交給骰子處理即可(看天命?),
雖然規則簡單,但因為玩家的手牌需要魔力才能召喚到戰場上,
而魔力的來源,一部分就是手牌(另外還有打倒部隊),
讓遊戲增加了許多糾結感,到底要把兵種送入魔力嗎?
還是要等下回合再蒐集呢?
都考驗著玩家的取捨判斷能力!
唯一的就是對派系的熟悉度,
派系特色分明,各有不同的能力和使用方法,
但這個部份又比其他的構組式簡單許多,
畢竟其他的構組式更加複雜,要考慮的情況更多,
而今天若知道對方所用的派系,大概就能思索因應措施。
召喚師的遺憾之處反而大發覺得是構組式桌遊的共通處:
人數較少:本來就是對決取向,而且召喚師可以支持4人對決;
隨機感:召喚師使用擲骰判定,但是只要擲出3以上即可傷害對手,
換言之有66.7%的機率會中,算是穩定輸出,
反而抽牌比較吃策略(畢竟滿手事件卡是誰也不想見到的窘境)…
但相反地,在簡單的過程中,召喚師是否變化度較少?
這個大發就無法做評論了,畢竟這是我第一款的構組式遊戲,
根本還沒尚未運用到組牌的層面,
因為起始組合已經讓大發打得天翻地覆,大呼過癮了!
不過另一方面,遊戲為了簡單判定,
所以使用了骰子作為攻擊依據,
是否會讓某些玩家因為骰運問題,而覺得有所遺憾呢?
![]() |
骰子…讓人又愛又恨的玩意兒阿! |
而戰棋會運用了召喚師戰爭的特色,容易上手,
加上壓低價格(繁中價格約是國外價格的六折),
讓初接觸此類型的玩家能有更願意嘗試的心態(像大發和團友),
畢竟一個起始組合,加上兩個派系套牌,不到六百元,
在可能坑開不完的構組式桌遊中,已經是佛心來的了~
(畢竟這個價錢可能只是別系列的小擴充…,更不用說可能只是桌遊的小遊戲了…)
當然,如果要這樣玩,自組召喚師團也是很重要的,每個人兩組,
以目前繁中化的派系來算,剛好六位玩家就可以了!還可以自己玩季賽呢!
不同組合就能有不同的戰局展開! |
最後來輕鬆一下,聊一下美術,
我覺得召喚師戰爭的美術滿特別的,
特別是各樣的怪物,幾乎都滿醜的(抱歉,想不到別的詞),
但是這個醜呢…則是越看越有味道,越看越有個性。
![]() |
看久覺得很有個性的哥布林 |
所以原本在大家印象中是帥氣類型的種族,
比如說鳳凰精靈!
也是醜的另類阿阿阿…!
![]() |
鳳凰精靈的召喚師, |
好啦,不聊美工了,
如果玩家有團,想要嘗試一下構組式桌遊,
還有兩人對戰廝殺的痛快感,
抑或是施展各種派系不同的特點,
研究出各個種族的戰術,
更可能只是想要帥氣的大喊「出牌!」
召喚師戰爭,絕對是一款便宜,容易上手的好遊戲!
推薦!
戰吧!召喚師們! |
大發是台北人嗎? 想打X-wing的話歡迎留意板上的X-wing早鳥團喔~
回覆刪除2013.12.11 jed
很可惜我是台中人…不然就狂奔參加了~(看戰報看得很心動阿!)
刪除打打喔!
回覆刪除古亭基努李維